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47对手

清末1895看观你好 47对手

簡繁轉換
作者:蝼蚁观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1 14:33:37 来源:源1

47对手(第1/2页)

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袁世凯的政权情况,方便理解。

根据1950年土地改革前的统计数据,地主和富农占农村总人数的9.67%,但他们却拥有40.55%的土地,人均土地达到7.7亩;而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7.77%的贫雇农(中农占地未记入)仅占有13.71%的土地,人均仅有0.48亩。

山东,河南,河北三个省我用1亿人的基础数据代入。富农地主967万人7446万亩田地。

中农5266万人2293万亩田地。

贫农4777万人2293万亩田地。

人口根据1910年数据三省共8.7千万人口,山东3.1千万人口,河南2.7千万人口,直隶2.9千万人口。

考虑到三省都开发千年日久,田地因为40年间人口增长而强行开拓算百分之90。

18035万亩×0.9×每亩产粮100公斤等于1623150万公斤粮食。

3500万青壮年200公斤消耗700000万公斤。

剩下的按每人130公斤计算923150÷130=7.1千万人口。

实际人口8.7千万人口-3.5千万人口=5.2千万人口,7.1-5.2=1.9千万人口口粮,均衡一下按成年人算,用以前的东北数据×7=价值1.33亿白银的粮食剩余。

按百分之15的损耗去除1.13亿白银,地主,地方官府,上缴中央大概都占有三分之一。

大概3.7千万银子,和网上清末一年8千万两银子的财政大概对的上的,在专业人士眼里自然让人发笑,但参考给大家个概念是够了。

粮食会随着进入市场,变成盐税,厘金,关税,或者直接地里种的不是粮食,是鸦片。

但民以食为天,计算社会占比最大,最有价值的衡量物,误差最小。

这章数据是关键,不理解就看个寂寞。

大家觉得是清末系统化的税收体系,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多?

还是民**阀混战,税收拿走的多?

很反直觉,绝对是系统化的精细税收系统拿走的多,随着清庭的崩溃,要被收走的田赋,一部分变成口粮,滋养人口,这不难理解吧?没了绝对权威从农民手里抢口粮,你恶上了天,都不好使!少部分恶霸买新式步枪,去抢农民口粮的,当我没说,他们这生意赚了?赔了?都是概率问题。

本来系统化收粮食,然后进入市场流通,繁生出工商业,粮食进入市场越少,工商业越萎缩。

所以清末人口增长,社会越来越穷,人均越来越少。

整个民国就是看谁可以内收田税,发展工商业,外交用软,用强,相对来说反而是枝节。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漏风的房子,收上来多少能量,都无法培育工业,这些能量被列强赚走了,流失到海外去了。

有人看网上,甲午前清朝税收8千万两银子.1908年收入2亿两银子,亡的时候都三亿两白银了。

财政收入年年新高,怎么就亡了?

简单就是00年凉皮1.5元,10年凉皮3元。20年凉皮7块。

大清是世界上唯一用白银为货币的国家。

大清财政收入好,世界国际市场上的白银流入清朝,国际银贵。

大清财政收入不好,白银从清朝流入世界国际市场,国际银贱。

甲午前是比较稳定,财政平衡,不挣钱,也不赔钱。

甲午后,打仗的军费,马关条约赔钱借钱,三亿的支出财政赤字,白银外流。

国际市场上白银流入,却没有需求,供大于求,国际上银价开始下降。

但大清勒紧裤腰带还稳得住,只是下降。

1900赔款4.5亿(还不算利息,前面说过这就是高利贷,账面上的游戏,还不上的),清朝财政崩溃,国际市场银价崩溃。

大家知道国家进口需要的粮食,铁矿石什么的,要是有一天1比7的外汇换比,闪崩到1比20比30什么概念?还没有出口产业来平衡货币。

给大家讲个我的小故事。

我认为在2024年,中国股市会有大行情。所以我往股市里面投入了3万块钱。在行情的开始,我的股票上涨了百分之百,又投入了2万块钱,我在股市里的股票一共价值8万块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47对手(第2/2页)

后面行情下降。股票又下降了40%。最后我赔钱7000多块钱抛售离场。

这个大行情的背景是什么。

疫情以后,美联储加息。美联储通过加息把国际市场上的美元藏进银行。控制国际市场上美元的数量,通过控制美元的数量,来影响美元的价值。

就是这样的操作,它的余波居然可以让股市有上下如此大的波动幅度。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数量不断攀升,其实和控制美元的数量是一个逻辑,只不过美元是还可以控制数量,来让价格走高走低。

而白银是数量一路上扬,价格一泻千里。

袁世凯靠军队,运输军队的铁路系统控制黄河以北,河南只有小部分,算700万人口,11.3千万银子按比例缩减=8.7千万两银子。

清末的财政税收,田税超过75%,剩下的是盐税,厘金,关税。

前面说了关税抵押出去了,抵押给列强借钱,价值多少借多少,那自然大概是不进不出了。

清朝关税是中央直属财政收入,什么概念?国家军费和烟草税是持平的,烟草税没了,财政上大手一挥,考虑到海军不太重要,不需要了,以后给海军的钱省了。

原来还剩下点补助其他部门,比如给老佛爷修园子,也别想了。

这是外债,内债呢?为什么借外债?便宜啊,一年百分之5的利息,国内说过了超过百分之15简简单单啊!

这时空没1900年4.5亿高利贷的事,但甲午战争借钱,清俄战争借钱,东北内战借钱,前前后后,过亿了把?

每年百分之15你就还把,一年1500万利息,看你还利息都难,哪有钱还本金?

但政府为什么要还?中央绝对权威没了,谁当权都要考虑下面支不支持你,能拿出上亿银子来借给国家的是什么人?

买美债的人都是谁?你想赖账就赖账?考虑考虑,衡量下利弊。

还是那句话,忙公家的事,给自己惹私仇?袁世凯一个大官僚代表,刨自己的根基?他不干啊!

袁世凯控制区田税8.7千万两,盐税,厘金往多了算,关税少算点,算百分之15不少了。

一共一亿两,这个数地主,地方官,中央分,按大清的办法分,袁世凯拿三分之一3千三百多万两,还下利息1500多万两,自己的十万部队,没田,光响,士兵每人每年不要50两?500万两,军官呢?50万够么?够个屁啊,高薪养忠懂不懂?看小站练兵,长官和士兵的薪资待遇,起了头收的住?班排连营团旅军,升一级,工资翻一倍,只少不多。士兵50两一年,6400两军长一年。加装备服装后勤,一年800万?不打仗,够用吧?

10,000×100 3,333×200 1,111×400 370×800 123×1,600 41×3,200 14×6,400=2,824,600两

算满响太恐怖,虚一点算800万。

清朝传统军队占财政开支一半是常事,暴力维持秩序,就是这样,才收的动税的样子。

雍正才能改革吧?没军队压着玩不了。

军队加利息一年2.3千万两银子。

袁世凯比清朝强?收税比例高?还是弱?收的比例少?总数定了,就一亿两,大家抢。

我倾向于比大清弱,毕竟是几百年修修改改来的税收系统,你就是有军队十万,两年就超过大清200多年?你写爽文呢?那就是3千万两银子以下。

3000-2300=700万两剩余,文官幕僚,交际,中央一大摊子就这些?你闹呢?看上一章,东北控制700万人,开支多少钱?

当然一个是大政府,一个是小政府,财政收入和开支覆盖群体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制度不一样。

但你作为一个对手,地方小政权,财政不能保密,就这样对比?不是嘲讽吗?就算你现在是中央,是高层,看财政,东北将来把北京斩于马下,就在不远未来?

***关注的是集团十年后的未来生死,不是今年公司开支平衡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