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48敌意

清末1895看观你好 48敌意

簡繁轉換
作者:蝼蚁观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1 14:33:37 来源:源1

48敌意(第1/2页)

张克给袁世凯回信。

中央财政压力最大的就是利息。这些利息是甲午战争,俄清战争、东北内战,三场战争打下来,积攒起来的财政窟窿。

甲午战争,那是为国家打的。所有的省份都有份。清俄战争,那也是给国家打的,所有的省份都有份。东北内战,自己确实占到便宜了。但我们北洋都受益,你袁世凯不也顺势登上高位了吗?

自己愿意多出一点,提出来,每年帮忙还上150万两银子。

东北的人口比例,出这个钱,诚意是很足的了。

如果袁世凯不满意,那么东北每年还要向关内支付500万的移民利息。

一年百分之25的利息,东北都还1000万两了,还一分本金都没还呢!这方面自己插不上手,使不上劲,人都在关内呢,没法子说。袁世凯统领关内可以试试,说下来多少利息,我都转手一并给你,都是你袁世凯自己的。

具体的账单信息都有,这些人都在袁世凯的管辖范围,让袁世凯去找那些债主们谈谈,看看能不能降降降利息。

从25%的年息降下来多少,都是袁世凯自己的,去谈去吧,谈下来多少拿多少。

东北这个集团,不管是唐山钢铁厂的销售,关内移民,还是早期的粮食采购,走天津上岸,铁路货物转运。

都被关内牢牢的握在手中,但随着东北的情况逐渐好转,营口铁路也在建了,双方慢慢变成了有来有往。

东北向关内出粮食,关内向东北输送其他商品。

但这就像做生意,彼此都握有对手的要害,所以翻不了脸,但原来是求你那是一个价,现在互相有所求就又是不一样的价了!百分之25那是求人的价,你们现在不值这个价了,但自己没法子去谈,人情事故就是这样,欠着情呢!

张克没法去谈,那是李鸿章老师的恩泽,势力。

但东北政府肯定觉得那25%的年息实在是有些过分,压力太大了,但是张克却没有办法说,公的私的分不开。

这就是做生意,你的要害握在别人手里,别人开什么价,你就认了,就完事儿了。

但是袁世凯作为你生意对手的上家,你不能开口去商量的事,他可以去商量。

虽然你最后也没得到什么,但就当给你抵债了,原来必须要还的钱,换了名目,就可以交代,现在去倒一倒,一个债变成三角债,名目也就有新说法了。

你顾忌内部和关内的想法,关内顾忌袁世凯的想法,袁世凯以后得多少顾及张克的想法,对吧?

大家是不是就都能稀里糊涂的谈一谈,谈个自己觉得都能接受的条件出来?

而且潜意思的台词是什么?我也忍这些人很久了,如果袁世凯对他们动手,我张克支持你。

你放手去干就完事了,袁世凯有这个魄力消灭这个食利阶层吗?这些帮过国家,但又趴在国家身上吸血的吸血鬼们?

求人时是一回事,用过了又是一回事,要有度,有分寸,不懂时事,没分寸,讨人厌啊!

张克,肯定是希望袁世凯这样做的,可以为国家多储存一些元气,这样的时事,年景由不得他们这样大口喝血。

但现实是袁世凯不可能完全这么做,这些人是袁世凯的根基,没了这些人支持,袁世凯连明年的军饷都发不起。

袁世凯要靠这些人去帮他收税,这些人要袁世凯来帮他们牟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48敌意(第2/2页)

这就是我在前面几章里说的权力的制衡,你愿意放权,他们就把钱放心的交给你,你不放权,他们的钱你就碰都别想碰。

因为对你没有制约,万一你翻脸怎么办?必须要对你有所制衡,大家互相控制。

手里都握有核弹,就谁也不敢扔了。

而张克是懂工业社会的,从一开始就要消灭地主,发展工商。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放权,而是建立军屯,直接越过地主这个阶级,所以才有现在健康的财政,有健康的财政才能去发展工业社会。

改革社会,换个人间,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要把原来紧紧的掌握着农业社会产出的那10%剩余能量的阶级群体,打入历史的垃圾堆。

把那10%的能量剩余完全提炼出来,投向工商业,没有尸山血海,哪里打得出来?

在现阶段,传统的农业地主是如此的强大,他们掌握的社会能量占比超过75%,而剩下的25%,还有超过10%,被列强拿去了,控在手中。

作为国内未来希望的,先进的工商业幼苗。对内他们被75%的传统地主阶级,在上游粮食人力上制约。

对外,他们和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带来的产品,进行市场上的竞争,堪称内外夹击。

而作为距离最近的日本工业,对国内的工业威胁尤其的大。

因为工业业是一个体系。比如说一个下游工业产品挣钱,但是他的上游却是赔钱的,那这个体系就不能继续存在了。

因为上游赔钱,他就会倒闭,下游需要它的工业体系就不完整,就不可能生产出完整的工业品来。

下游反过来也是一样。

所以为了维持下游挣钱的产品,要对上游赔钱的厂子进行补助。

这种事情一方面依赖强大的关税进行保护,一方面还要有充足的政府财政政策,整个行业共识联合来进行支持。

袁世凯的政府既没有钱,他也没有完整的关税。只能说他的工业有一点,但也就是一点儿。

北方的天津还没有开放关税,而天津有铁路向山东济南,北京,石家庄郑州延伸,可以向内地出售产品,维持自己的工业竞争能力。

不知道袁世凯现在对修建青岛至济南的铁路,悔断肠子了没有?

因为国外的商品可以通过德国占领的青岛,沿着铁路线向山东济南境内进行销售。

济南到天津到北京到郑州的铁路网覆盖范围,德国等外国列强直接拿走小1/3地盘。

而南方被完全开放关税的地方就更惨了,一点关税都没有,工业土壤根本没有,越穷越保护不了工业,越是保护不了工业,越是穷,到最后只能是买办经济,才能混口饭吃这样子了。

国内真正建过厂子,有见识的人,已经很明确了,只要东北能管住关税,不被国外入侵,将来就必然能够强大起来。

这就是明明白白的在学习,走美国的建国之路。

就是体量小点,在东亚这块,也可以上牌桌玩玩了。

东北的威胁已经不单单是袁世凯可以感觉到的了,日本和列强也都会随着东北商品的齐全和发展,有所察觉,而日本所有的新兴产业都会面临竞争。

日本是强,先发展,但我东北有关税你进不来,关内市场你做不到垄断,做不到区位优势(近邻民国,比列强都近),利润就上不去,大家慢慢分市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