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35准备

清末1895看观你好 35准备

簡繁轉換
作者:蝼蚁观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1 14:33:37 来源:源1

35准备(第1/2页)

史上清朝的覆灭是那样的悄无声息,如此的大快人心。以至于在东北,当它的地方强权统治权威被沙俄,日本扫落之后,随着大量内地移民进入,传统残余势力,一些残渣什么波澜都少有泛起,就愉快的在混乱中立起了新的秩序。

从土匪开始到军阀统治。谁能在其中看到多少封建压迫的残留?看到多少民族斗争的影响?

现实之中,更在乎的是**裸的利益交换,而不带有复杂的政治概念,不同语言自然会有所抱团,但却不能对整个群体构成大规模连贯性,串联式的广泛影响。

有矛盾是正常的,但是个人现象,仅此而已。不会随着串联不断扩散上升。

张克对自己的判断想法,粗看之下,觉得好像是挺是回事的。但深深思虑之后,整个人的脑袋上冒出了冷汗,八旗治下的农民们确实生活的很苦,剩余劳动价值基本上都被搜刮走了,但自己的军屯不是一样的套路吗?

除了冒着生命危险去当兵打仗的。剩下的民户都要按50%交租税,剩下的粮食也不过糊口少富余而已。

如果你对八旗治下的农民们说将来还是要收税,但是只是减轻税负,那谁知道将来你会不会把税负提上来?玩个缓急之策,把人家给骗了?只有最高的承诺,最好的条件,才值得对方冒险,主动把未来交到你手。

那么你向八旗治下的农民宣扬无政府主义呢?告诉他们,都回家去吧!回去过好自己的日子,再也没有人能剥削你们了,谁来剥削你们,就是我们一起的敌人,我们和你们一起打他们。

这才是最有效果的政策。直接从根基上瓦解,八旗军屯的存在基础,使其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但是呢?如果说给了八旗军屯治下的农民们自由。那么自己治下的军屯呢?后续从关内移民到关外来的移民们呢?

在自己建立的军屯干个两三年,有了经验,然后手上有除掉缴赋农税之后,为了来年,剩余的一年口粮。然后带着这一年口粮为资本,出逃,逃到没有官府的蛮荒之地开荒去。

吃你几年粮食,接下来每年给你上缴50%的农税。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看起来不黑,是你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善人。

但到了新的环境有了新的可能性。反过来,你实在是大大的暴君。黑,实在是太黑了,当铺借钱不过一年20%到30%.这还有个还清的期限,你这50%的农税缴纳到猴年马月去啊?

当你和民屯移民站在对立面,你想要确保收税,就需要强大你的统治机构,不断的增强各地军警。

想让有人为你效力,你就需要放权给他们,更高的工资,让他们站在你自己这一边。收买走狗,为自己效力,但这样一来,自己的统治成本有多高?前期巨大的投入成本怎么算?

随着后续的移民,自己还要不断的向东北内陆开括。那些原住民,你怎么办?当居民们失去了原来的官府压制,获得劳动剩余,你这个新来的强权,就是他们的敌人。骚扰战,治安战,无穷无尽的抵抗就是未来可以预见的。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英国和美国之间的独立战争。英国投入巨大,拉扯大的美国殖民地,在有力气以后,面对重税,第一件事就是独立反英。

关外铁路就是大西洋航线,源源不断的向关外提供移民,粮食,资金,技术。当关外自由的思想开始传播,独立自主的倾向出现,必然就会开打,一场新的独立战争也不过就在眼前了。

张克要在关外改教育,改制度,改文化。如果关外真的独立成功了,变成了另一个美国,然后呢?关内和关外就彻底变成了两家人。在关外实行新法,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然后变成和日本,西欧列强,美国一样的,从内地不断吸血的敌人,真是自己想要的吗?如果有了这样的趋势,自己可以控制得住吗?自己的手下是产业资本,他们是正经的资本主义主体。

想要控制资本主义主体(商),就需要有强大的官僚资本主义(官)。自己哪里有银子来支撑自己的官僚资本主义统治?

愿意走这条路的资本家一定有很多,但作为北洋官僚资本家,自己必须把这些苗头掐死在摇篮之中,对可能夺权的实业资本家进行压制,要保有官僚资本的独立性,握在手中听自己指挥,做个制衡。

所以,不能在东北实行无政府主义的宣传,哪怕是可以快速的结束,眼前这场和满清八旗争夺东北地方控制权的战争。

不能让东北地区出现,实际意义上的大量统治真空地带,放权容易,收权难,自己还是高税收统治,放出去,再收回来的抵抗会很激烈。

如此一来,就必须从正面,真正意义上的正面将八旗军团击败,宣示自己新的统治者的地位,力量。

依靠传统惯性,提高所有农民对税负的忍耐性,等经过内地,海外的技术传播,移民开发,百业兴旺,自然会从中受益,稳定下来。

快速胜利的政治方案不能够考虑了,马上可能面对的是一场残酷的内战,消耗战。

关于这场战争,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苏联诞生的时候,白军和红军的战斗,白军是地主要收粮食,红军要保障工业,也要收粮食,所以农民两边站,两边被镇压,苏联工人地位高,农民?看看饿死人的,乌克兰***。

八旗军屯的优势是人数,有五百到七百万之多。极限动员50万左右的民众(传统百分之90都是种地的,没行动自由),去掉人力后勤30万左右(没铁路),极限可以拿出20万军队。

北洋集团的优势是有铁路供应,关内有工业,可以***支弹药的补充。所以这场内战的关键,就是用关内工业,源源不断的补充武器弹药,将关外八旗储存的武器弹药消耗光,然后利用武器上的优势,进行强力镇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35准备(第2/2页)

还有就是,不能让东北八旗军获得弹药武器上的补充,但列强会对此袖手旁观吗?俄国日本列强会怎么看?满清毕竟是此时的正统力量,和各国的官方都有渠道。

只要愿意出钱,列强是不介意用自己的海军,向东北输送弹药的。

所以张克就不能再无所事事了,北洋作为集体,要守住从关外铁路,锦州、辽河两岸,营口、盖州的所有沿海地带,防止武器从渤海湾向东北地区流入。

那么通过俄国铁路,从北方流向东北八旗的武器输入呢?卫田军防御渤海沿海,除俄国外,货物没大量陆军保护做不到到深入陆地,交不了货,让天津出钱都买下就是。

至于从俄国海参崴铁路线流入的?

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如果真的有列强的军火从俄国地区顺畅流入,那也只能打消耗的了。

拼人口,军队素养,拼对武器得到的补充和损耗速度。相信,袁世凯的新军一定可以击破八旗军落后时代的传统军队制度。拼时间站在自己这边。

这将是决定北洋集团和满清中央对中国统治权力的决定性战斗。北京,天津或许不会撕破脸皮,因为他们之间的战斗并不是决定性的,两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但关外的战斗走向将决定两股政治力量的起伏,兴衰。

在不适合大规模军队战斗的冬天,后勤压力太大,趁着这个时间段,张克渡过辽河,坐火车回到了天津,去见李鸿章。

这时的天津李鸿章府,外面旁边就是军队驻扎的营盘,有上千人驻扎最少,府衙门口站着武装士兵,排查。来往人等,门前,街口,门庭若市,来往宾客不绝。

张克畅通无阻,在后面花园见到了李鸿章。

李鸿章的精力,又有所下降了,日渐的衰老,所以并不十分管事,事事亲为。只是坐镇中央,下面的人负责管理方方面面。

“君泽,是你来了呀。”

“老师,这一两年你辛苦了。学生不孝?恐怕这两年折您老人家的寿数了。”

“哎,君泽你说哪里的话。我活到这把岁数,早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又何必说这些虚言呢?”

张克把来年或者后年,可能就会和俄国停战,和停战之后不久,东北的局势,可能就会发生内战的事情。自己的分析给李鸿章做了报告。

“列国之中,除了日本、俄国。其他国家的陆军都不大可能大规模发动进攻,所以只能是求财。日本甲午之后吃的满嘴流油,正在消化台湾,朝鲜。应该也不太会主动进兵,其国内的政治力量无法统一。

俄国在远东有500万人口,但是人口的大部分还在黑龙江以北,天气寒冷,粮食的收益,怎么能和张克在与锦州屯田相比?粮食的征收,运输,都是有损耗的。

纵然有一条铁路线,但还有本地维持秩序的统治阶级,贪污之事,俄国内部也非常严重。

往多了说,俄国远东可以供养50万人吗?我想是非常困难的,粮食收成不足,加上农牧业或有可能,但是要去掉一般的中间损耗。

支撑哈尔滨方向的铁路修建工人和十几万大军,我相信他的后勤压力是非常大的,毕竟这十几万人也是壮劳动力,500万人,其中壮年劳力你能有200万吗?去掉女人,小1/5的壮年男人都从生产中抽离了。

他们没有什么收入,还面对着死亡的压力,要不要发军饷?什么后勤待遇?俄国就是在明年开春之前就宣布和谈,或者再硬挺一年,到后年。但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我认为清庭也是希望早点停战的。北洋在东北的军队数量在快速增加,清廷在东北不缺武器但人口制约军队上限,那随着时间流逝,它的统治,摇摇欲坠之感,不问而知。”

“这些事情都是提前有所预料的,不足为奇,交给下面的人慢慢去办就是了。君泽,我的寿数不多了。北洋慢慢上了台面,将来如何?君泽,你可有打算?”

“国朝被满清毕竟是统治了200多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也。

就算这次北洋拿下了东北,优势很大了。也需要数年的时间来稳定局势,慢慢接收中央,以免造成大的动乱,最后给清廷一个体面,如此方是正道。

南方的张之洞,北洋新派和南方是有联系的,新派洋务本来就是一体。和北京皇党也说得上话,如果让皇上出来主持局面,皇党从头收拾局面,不要三五年光景?时间站在我们这边,温水煮青蛙才是上策。”

“我是撑不了十年了。北洋将来怎么办?君泽,我是你的老师,知道你的心思的。”

“我今年31岁了,只要我手中,有足够的军队,站住阵脚,别人不敢强行翻脸,凭着我对西学,洋务,实业的理解,又开始控制东北民政,财政,将来必能有所作为,老师所虑者,无非是袁世凯领军做大,不能制约。

只要袁世凯不能垄断军队,我在财政,民政上对其进行制约控制,有军队力量进行自保。胜负之势,还未可知!”

“既然君泽,你心里已经有所想法准备了,老师也就不多说了。

长辈们纵然有些交情,但毕竟亲疏有别。而且袁世凯确实是不如你的,北洋,国家交到你手里比交到他手里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