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笔记7印度

清末1895看观你好 笔记7印度

簡繁轉換
作者:蝼蚁观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1 14:33:37 来源:源1

笔记7印度(第1/2页)

印度是一个地理概念。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相对封闭,地理单元,发展出来相当成熟,稳定的农业社会,封建控制系统。

它的能量的收集,与分配使用。与清王朝是不同的,更加碎片化,受到内部山脉阻隔,宗教冲突,环境制约影响。

所以不具备成熟增定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也就相对增定(受内部,外部环境制约),没有持续优化政治的这个过程(现代国家的政治优化,都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应激,变化。但农业社会一般是发展到统治机构的极致,底层对统治机构不断起义,统治机构为了维持增定,不断妥协,才有的政治优化),所以政治上相对落后,更加阶级,封建,贵族,宗教,血缘化。

只有一些相似,比较大的,省级,邦国核心,也许原来有稳定的大一统中央核心,但随着英国在印度殖民,持续吸血,像清末一样中央财政破产,迫不得已的碎片化了,变成了以省为单位,毕竟一个中央行政机构需要的能量消耗可不是小数目。

所以我认为印度的问题是封建残留太多,像俄国苏维埃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比农奴制更加封建的种姓制度,加上宗教弱暴力统治。

西方的工业化之路是被研究透了的,东大的工业化有浓厚的精英治国,英雄史观的色彩。

但简单来说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就是从能量的收集,从粮食为主的税收,变化为工业品,一般等价物的税收转变。

因为工业化可以上交更多的能量,所以政治上偏向工业化集团。

抛弃传统的农业社会主导政治集团,贵族(西方革命史),地主(中国革命),地主和贵族(俄国革命)。

但西方革命的前提是商人有钱,比贵族有钱。

中国革命的前提是有成熟的政治集团去完成政治路线的选择,背后有外部势力支持,日本投降,一些地区统治真空期的窗口(东北在日本治下,只有埋头苦干,上交粮食的自由,没有成熟的地主阶级,党的人有其田,反压迫的政治主张,是受到欢迎的)。

成熟的政治集团,组织能力是几十年战乱打磨出来的。外部势力支持,是环境。物质基础,有了一定体量,是机遇。上了牌桌,对手水平也烂,是努力。清洗地主,是对的政治路线选择。农民的牺牲,农民的奉献,是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基础。后面转向,进入自由世界建立的自由市场,更是机遇。

很多原因,很惊险,很天命,很多血汗牺牲。

俄国革命的前提是因为一战,旧的统治阶级受到了重创,改良主义兴起,政治不稳定,列宁夺取政权的过程,惊心动魄,后续一连串的英雄主义主导历史般的史观发展叙事。

后发农业国家,想要发展工业就需要社会主流思想确认,需要财政倾斜,需要政治稳定。需要旧的农业贵族退出政治舞台,释放对人和粮食的控制权利。

随着农业贵族的消亡,到资本家登上舞台,人民化作推动国家工业化,动力炉中的薪柴。

好难,没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前,以为到了近代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就是自然而然的东西。随着深入了解,后发国家的工业化之路,尤其是人口数量爆炸的成熟的农业国转型,真的是尽人事听天命的感觉。给人一种知道正确答案,也不一定能答对题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笔记7印度(第2/2页)

印度的内在我不了解,但没有社会革命,从农业贵族演化来的封建权利,还在主导政治路线。没有稳定的政治,它是民选国家,而旧势力是最强大的势力,会割肉支持新的工业化势力?工业化势力掌握权力的第一件事,就是消灭旧的农业贵族(英国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中国革命,美国内战)。农业没有牺牲,大量出口粮食,进口工业品(消费型),没有向内部工业集团输血的政治提现(买性价比不高的国内工业品就是支持国内工业集团)。

所以其实就是旧势力一边对内镇压,一边对外献媚(买苏联军火,工业品。搞美式民主,输出移民,人才。对东大扩大贸易逆差。)

国家政治是对各个阶层,能量的分配,是对未来路线的选择,是不同诉求团体永不停歇的斗争。

印度的财政,政策只说了一件事,存在主义,牺牲一切可以牺牲的东西,维持存在,对下层尽量压迫,通过牺牲未来的可能性,来维持当下。当维持不下去了,就跑路。

看起来越是强大,坚不可摧,倒下的时候越是速度。

但也是需要一个临界点的,或者是需要外部环境的。

它的政府姿态太低了,没国家有动它的**。

或者就像我的一些奇怪想法,美国几百个亿下去,推动印度革命,印度开始工业化,以它的体量可以制衡东大,可以提高国际市场中资源的价格,又是一个吞噬,粮食,石油,矿藏的黑洞,又是西方几十年的好日子。

又或者随着工业的发展,现代战场中,工业化杀人效率,性价比的提高,旧秩序还将持续下去,狠狠的压迫印度人民。

又或者印度精英认为,没有快速工业化的可能,参考我书里,推动工业体系提供多少岗位,工业化过程消灭多少旧的人力岗位,随着工业化加深,消灭旧的岗位,出现大量没有岗位,没有价值,不能生存的流民,太危险了,与其强行推进工业化血流成河,不如做裱糊匠。时代过去了,人口没被控制住,工业化没完成,动不了了,两头怕,只能被动一点一点的改工业,一点一点的让马尔萨斯发力。

印度可以出首富,却给不了工业化,提供不了岗位。

所以土地改革,消灭地主,确立工业化路线,然后突然右拐的含金量非常高,受到国内资源的限制,受到人口的压力,(警惕右,防止左)可以和日本韩国一样,慢慢老去,996也是一种福报?

就像春秋时候,五代十国,历史非常抽象,现在也非常抽象。

都不是抽象,细看简直现实魔幻主义,受现实环境的影响限制,随随便便就可以对****,玩纯理论逻辑的文化人打出暴击伤害,所以没有具体事件具体分析能力的主流媒体也就变成了这个模样,一个个像个说书人,天天哄孩子?

也可能是益粗不益细,现实操作充满了诡诈,不确定性,不能量化评价,所以只能看未来后续,除非现在看来就是错的离谱,怎么都说不过去,要不然闭上嘴,别说话?

精英的思路你跟不上?

但要相信精英,先要确定自己到底是在东大,还是在印度!

有的精英是尸山血海,闯过来的,经历过实践的考验,有的精英就是血缘,关系造出来的,最好保持怀疑态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